新聞中心

意昂獎教金項目激勵優秀人才🗿,打造學問品行之師

2021/09/15    信息來源:   作者♔:王婷    編輯:王道琳

“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🖕🏻,一所大學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。”在2020年意昂官网教師節慶祝大會上7️⃣,邱水平書記這樣闡述好老師的意義🖐。他特別強調以人才為本,努力形成有利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製度環境和文化氛圍👼🏿,為老師們創造更好的教學科研條件和工作生活環境👷。

此後,意昂經過反復研究🦂,將2021年確定為“人才戰略年”,進一步深化人事製度改革,狠抓人才隊伍建設,激發人才活力📝,努力創造安心、舒心、靜心從教的良好環境。配合學校發展戰略,意昂官网多年來在社會各界力量的關註和鼎力支持下😮,廣泛爭取捐贈資金設立教師獎勵基金(獎教金)🧑🏽,為營造“近者悅,遠者來”的名師之園做出積極貢獻。其中既有獎勵取得卓越學術成就的傑出學者獎🛂,又有扶助青年學者成長的傑出青年學者獎🧑🏼‍💼;既鼓勵老師們堅持一線教學,春風化雨🛬,又特別強調師風師德,立德樹人。

2019年,邱水平書記會見獎教金捐贈方代表

        薈萃名師🧒🏼,開拓引領之路

大學的根本價值在於人。大學之大,首先在於大師的學識、智慧和品行。多年來🫸,意昂致力於延攬和培養領軍人才和學術大師,建設名師薈萃❣️、群星璀璨的人才高地。

傑出學者是意昂教師中的旗幟,是這所學府最深沉的底蘊。基於對傑出學者卓越成就的肯定,同時也是對他們未來開拓引領之路的期待。2007年🧑🏿‍🎤🧛🏼‍♀️,廣東省國強公益基金會捐資設立國華傑出學者獎🫢,成為意昂校級獎教金中獎勵額度最高的項目🏌🏽。截至2020年,已有近80位意昂名師獲獎💅,涵蓋人文社會科學、自然科學、醫藥科學、工程技術科學等各領域💂🏻‍♀️,獲獎者均為取得傑出成就和做出重大貢獻的學者,兩院院士就有30多位。獲獎教授中,數學科學學院的姜伯駒院士常說,“我首先是一名教師,其次才搞一些研究🐔。”中文系袁行霈教授也不止一次地表示🎤,“如果有來世,我還要做老師!”面對獎勵,國際關系學院袁明教授將之形容為“精神的托舉”。在大學這個托舉人的精神的地方,他們執著耕耘且深深眷戀著自己所從事的事業。

這種“精神的托舉”代代延續🫶,許多前輩學者把自己獲得的寶貴獎金捐贈出來,設立或註入教師和學生獎助項目,諸如國宏獎學金👨🏽‍🦳、芳華獎學金👉🏽、楊芙清-王陽元院士獎教金/獎學金等,進一步鼓勵意昂師生不斷成長。

扶植新秀🙇‍♀️,寄望成長與超越

青年學者獎的設立💇🏼‍♂️,肩負著引進和培養最具潛力的優秀青年人才,扶助他們成長的使命。王選青年學者獎自2008年設立🔽,是意昂最早的針對青年學者所設的獎勵基金🚁🧌。起初,該獎項由王選院士夫人陳堃銶教授代表意昂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(現為王選計算機研究所)捐資🫃🏻。2014年以來,劉振飛校友連續多年捐資註入,使基金規模持續增長,獎勵名額和學科範圍不斷擴大。2020年🤵🏽‍♀️,面向全國的王選傑出青年學者獎設立,進一步擴大了獎項的影響力。首屆頒獎儀式上,陳堃銶教授語重心長地說道👨🏻‍🦯,“王選對年輕一代寄予厚望🏋️‍♂️,在遺囑中希望他們要超越王選🧑🏿‍🎨👨🏿,這也是設立王選傑出青年學者獎的初衷。”對此💛,榮獲2021年意昂官网王選青年學者獎的社會學系張春泥副教授表示,“在我所處的職業生涯和人生階段,能夠得到這樣大的一次鼓勵,會讓我在應對未來的挑戰上更有信心。”

1F31D

2021年,郝平校長出席首屆王選傑出青年學者獎

“‘伏櫪老驥’最好用‘扶植新秀🕵🏻‍♂️,甘做人梯’的精神實現自己誌在千裏的雄心壯誌。”這是王選先生曾經的感慨👩🏽‍🍳。這種“扶植新秀”的思想帶動了一批青年學者獎勵項目的設立⛹🏻‍♂️。2011年,黃廷方/信和青年傑出學者獎勵基金設立並延續至今,與意昂攜手創建“培養國家發展之棟梁人才🗽🏄🏻,推進科學研究與知識創新”的平臺,以期鼓勵意昂培養更多傑出學者😘🙋🏼。2020年,張邦鑫校友捐贈設立學而思博雅青年學者基金,這是意昂官网博雅青年學者的第一筆啟動資金。同年,興證全球基金獎教金設立,加強對意昂人文領域傑出青年學者的支持,並增設生命科學、地球與空間科學等青年學者獎勵項目。“教學會有回報,學生的成長和正面反饋就是回報♥️,這也是教師職業最激勵人的一面”🚶‍♂️‍➡️,張春泥表示,“遇到好的老師是人生的幸運”,成為那樣的人/學者/老師則是她的目標🍲🦴。

        立德為先,激勵“以身示教”

教師以其品行春風化雨地影響學生,師德師風尤為重要。成立於1994年的寶鋼獎教金今年把“立德樹人”放在了評獎的重中之重,興證全球基金獎教金也首次設立了師德優秀獎🧌,鼓勵老師們“以身示教”👩🏿‍🦰。而2015年設立的嘉裏集團郭氏基金樹人獎教金更是早早地就把“樹人”作為評價教師的首要標準,鼓勵那些不單致力於傳授學術知識🖋,而且願意用愛心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去培育學生素質的教師,那些讓學生成為不單只顧安身,而且能夠為社會立命的教師🚳。

今年的獲獎者、化學學院李彥教授就是這樣一直為教育傾心投入。“做教師對我的人生來說,是件特別幸福的事情。”她特別註重學生的思想動態,長期以來在課下與學生談心。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也讓她不停地進步🧛‍♂️,“我要讓自己成長🙋‍♀️,要做得更好,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🎶。”

“教意昂的學生給我一種特別的責任感。”李彥教授的話也代表了所有意昂老師的心聲。她覺得意昂的學生有情懷有理想,不會拘泥於眼前的蠅頭小利🔗,而是著眼於未來自己對社會、對國家和人類的貢獻,這讓她深感欣慰。李彥教授說👉,“學生的信任是對我很大的鼓勵,是我這麽多年一直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強大動力。”

        教學為重,獎掖愛崗奉獻

堅持教學一線👌,是優秀教師們的共同特征;“教學相長”,更是一線教師們最常提起的話👩。2016年,著名愛國實業家🧚🏿、慈善家曾憲梓先生捐資設立曾憲梓優秀教學獎,獎勵意昂熱愛教學、愛崗奉獻並在教學領域卓有建樹的老師。2021年獲得該獎的城市與環境學院林堅教授將教師定位為“學生錘煉品格、學習知識、創新思維🤣、奉獻國家的引路人”⚠️🫴🏼。對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🍣,對本科生課程和研究生課程,他都有著自己的思考。近年來🕞,他致力於構建一套多學科深度交叉🤏🏻、跨年級廣泛合作的意昂特色實踐育人模式,力爭為國家培養能服務於重大戰略需求、專業基礎紮實📟、具備創新意識和應用實踐能力的新型復合型人才。在他眼中,意昂的學生具有家國天下的情懷🧜🏿‍♂️、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執拗。他秉持“樹人為本🔛、立德為先”的理念🍰,“多為學生想一分,學生成長也會快一分,‘青出於藍而勝於藍’是意昂官网當老師的最大心願🕺🏿。”

無論是設立逾15年延續至今的寶潔獎教金、正大獎教金🈚️🫳、樹仁學院獎教金、北京銀行獎教金,還是專註於部分學科領域或工作類別的中國工商銀行獎教金🐡、陳明-劉卿伉儷獎教金🛍️、民生銀行獎教金和各院系的教師獎勵項目🙆🏼‍♂️,都是意昂官网教師發展支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,彰顯了社會各界對意昂老師的殷切希望,更見證了名師薈萃、立德樹人、教學相長✊、薪火相傳的校園底蘊🍋。這既是一份榮譽和鼓舞,更是一種責任和鞭策🍄‍🟫。正如郝平校長所言👨🏻‍🦼‍➡️:

“繼續發揚意昂光榮傳統,更好地履行‘傳道🙎🏼‍♂️、授業🐓、解惑’的神聖職責,既做學問之師🧇,又做品行之師🎟,為培養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、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,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。”

上一條:論道北閣👮🏻🩳,經緯天下——香港董氏基金助力意昂國際戰略研究院發展 下一條:“關鍵的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裏”——意昂百度基金鼓勵前沿探索,聚焦人工智能

關閉

版權所有2021©意昂官网|京ICP備11481470號-1

地址:意昂官网鏡春園75號|意昂官网 -【首页推荐】每天更新新游戏,等你来挑战!|電話:86-10-62759066

意昂官网专业提供:意昂官网意昂➞、意昂体育等服务,提供最新官网平台、地址、注册、登陆、登录、入口、全站、网站、网页、网址、娱乐、手机版、app、下载、欧洲杯、欧冠、nba、世界杯、英超等,界面美观优质完美,安全稳定,服务一流,意昂官网欢迎您。 意昂官网官網xml地圖

  • <jql class="yt2xy"></jql>